|
脾俞穴导读: 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,脾之背俞穴,此穴有健脾和胃,利湿升清之作用功效,针入三分留七分,得气灸三壮。经常按摩脾俞穴对治疗泄泻,鼓胀,痢疾,便血,带下及胃炎,消化性溃疡,糖尿病,消化不良,贫血等方面疾病有特效。脾俞穴位于背部,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处。下面和小编一起瞧瞧脾俞穴的作用,怎么找,按摩手法及其准确穴位位置图。【脾俞穴穴义】 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。 【脾俞穴名解】 脾,脾脏也。俞,输也。脾俞名意指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。 【脾俞穴的准确位置图】 脾俞穴位于背部,当第11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 【按摩脾俞穴位的作用】 1、缓解治疗消化性溃疡、脘腹胀痛、 胃下垂、胃炎、胃出血、消化不良、泄泻、痢疾、肝炎等。 2、缓解治疗胸胁支满、呕吐噎膈、便血、带下、糖尿病、贫血、月经不调、肾炎等。 【脾俞穴的功效】 利湿升清、健脾和胃、益气壮阳。 【针刺脾俞穴的方法】 脾俞穴向内斜刺0.5~0.8寸,局部酸胀,针感可扩散至腰间。 不可深刺,以防造成气胸。 【艾灸脾俞穴的方法】 脾俞穴艾炷灸5~7壮,脾俞穴艾条温灸10~15分钟。 【脾俞穴主治】 1、腹胀、腹泻、呕吐、痢疾、便血等脾胃肠腑病证; 2、背痛。 【脾俞穴穴位配伍】 脾俞穴配足三里穴治腹脱 、便秘。 【脾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】 主要穴位:脾俞穴、肝俞穴、肾俞穴、膻中穴、足三里穴、关元穴、百会穴; 配伍穴位:配太白穴、三阴交穴治疗脾气不足者;配神门穴、照海穴,治疗失眠;配四神聪穴、水沟穴,治疗健忘者;配太冲穴,治疗肝气郁结。 【脾俞穴治疗虚证哮喘】 主要穴位:肺俞穴、膏肓穴、肾俞穴、太渊穴、太溪穴、足三里穴、定喘穴; 配伍穴位:配气海穴、脾俞穴,治疗肺气不足;配关元穴,治疗肺肾两虚;配天突穴,治疗喘甚。 【脾俞穴慢性泄泻】 主要穴位:天枢穴、大肠俞穴、足三里穴、三阴交穴; 配伍穴位:配脾俞穴、太白穴,治疗脾胃虚弱;配期门穴、太冲穴,治疗肝气郁滞;配肾俞穴、命门穴、关元穴,治疗肾阳虚衰;配公孙穴,治疗腹胀; 【脾俞穴临床运用】 现代常用于治疗胃溃疡、胃炎、胃痉挛、神经性呕吐、肠炎等。配中脘、三阴交、足三里主治呕吐;配胃俞、中脘、章门、足三里、关元俞主治泄泻;配肾俞、三阴交主治消渴。 定位第11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 折叠编辑本段主治①腹胀、腹泻、呕吐、痢疾、便血等脾胃肠腑病证。 ②背痛。 折叠编辑本段操作斜刺0.5~0.8寸。不宜深刺,以防造成气胸或刺伤肝脏。 折叠编辑本段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胃溃疡、胃炎、胃痉挛、神经性呕吐、肠炎等。配中脘、三阴交、足三里主治呕吐;配胃俞、中脘、章门、足三里、关元俞主治泄泻;配肾俞、三阴交主治消渴。 |